苹果产业链的护城河

来源:澄泓财经 发布时间:2018-11-27 15:41:14 作者:匿名 阅读量:29617


一、Apple产业链

2007年乔布斯推出初代iPhone惊艳世界,开启全新的智能机时代。apple在过去11年累计推出超过16款手机,凭借强大的创新基因和顶级的全球供应链管理,apple引领了智能手机的行业潮流。

iPhone手机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产品本身,它代表了这个时代最完美的产品美学、创新美学、商业美学。

Apple产业链,是指围绕iPhone、ipad、applewatch等产品线上几百个零件形成的全球电子产业链,其中iphone对整个3C制造行业的影响最大。

每年iPhone一个技术的变动、一个零件的替换,都可能直接决定一家供应商、甚至是一个细分行业的兴盛存亡。这个产业链的商业模式,是围绕apple公司的闭环生态展开的:

硬件方面:苹果建立以iPhone为核心的硬件矩阵,并通过其他各种硬件产品线(Watch、iPad、Mac等)全方位地满足全世界果粉的需求,这些产品矩阵,均依托于极简的科技设计美学,吸引用户留在苹果生态体系内。

软件方面:iCloud、iTunesStore是其生态圈的灵魂,贯穿整个apple产品硬件、软件生态体系,iCloud、iTunesStore的封闭性和便捷性产生的强大网络效应,同时增加了用户的转移成本和黏性,最终表现成苹果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生产环节,苹果充分利用全球各地的比较优势,最大程度地转移生产环节,寻找各类设备和工艺制造商、打造最高效的供应链。

二、Apple拥有无与伦比的护城河

巴菲特2017-2018年大举买入apple股票,是因为其具备无与伦比的护城河,作为科技公司,它某种程度上已经是消费公司的本质:

1、用户粘性极高的品牌效应(忠实果粉遍布全世界),从硬件、软件、品牌管理到销售渠道,形成全方位卓越的闭环生态——极致硬件吸引用户(新材料、设计、渠道);

2、更新迭代抓住用户(触觉交互、光学交互、声学交互、软件与AI交互);

3、留住用户(多产品矩阵硬件生态、iCloud/iTunesStore软件生态);

4、运营客户(全球供应链管理巨大成本优势)。


因此,apple凭借自身的护城河,享有极高的利润(利润率超过50%),能够带动整个3C制造产业链创新不断、并催生了海量的移动互联新应用。

三、Apple产业链的护城河

在每一个apple产品到达用户手上之前,它已经游历了大半个地球了,美国公司只负责产品的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少量核心部件的制造以及市场策略的制定。

Apple在全球范围内共拥有约778家的供应商(截止2018年2月,包含零部件、其它供应商)。其中中国企业共计85家,占比高达43%,国内企业在OLED全面屏、光学创新多摄、3D感应、无线充电、PCB产业链等全方位进入。

相较于apple公司本身强大的护城河,产业链下游的零部件公司,依托而生,护城河打分是相对较低的。在全方位强势的apple公司面前,很难通过持续竞争优势构建多个护城河:无形资产、网络效应、转换成本、成本优势。

考察产业链的明星公司具备某类“护城河”更为恰当,这些公司的竞争优势怎么评估?

1、双供应策略

顾名思义,每个零部件至少同时有2家以上供应商,确保供应稳定性、防止下游垄断及谈判议价。每个零部件供应商,可以是两家平分,也可以是一家主供,两家副供。

因此,产业链公司如果是apple的一供,竞争优势好于二供。如果能够拿到一供,apple产品的全球市场、销量大,订单有保障,其单一产品的策略使供应商能够专注少数产品的研发和良率改善,产能提升、大订单能保障利润的提升。

2、多产业线

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强的公司,能够拿到价值链更高的零部件供应资格或多个部件供应资格,它的竞争优势就更突出。

一部iPhone有上百个零件,其中单机价值更高的部位包括:显示面板;各类半导体器件(内存,闪存,处理器,分立器件等);摄像头模组;功能器件(声学器件,天线,振动马达,滤波器等);被动元件(电阻,电容,电感,射频器件);结构件(玻璃盖板,金属中框,连接器,充电器,电池,PCB,FPC等等)。

目前,国内公司的优势部位,主要是功能件(比如信维通信、歌尔声学)和结构件(比如蓝思科技、立讯精密),在更为昂贵的显示面板、半导体器件领域较弱。

3、多客户

对apple的大客户依赖症较轻,同时供货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产头部厂商的零部件公司,竞争优势相对更明显。

虽然苹果对供应链压价很苛刻,但高端机的利润相对国产手机来说要高2倍以上,能通过苹果的合格供应商认证自然可以轻松的得到国产手机客户的认可。

当然,如果供应链公司对apple的销售收入占比很高,有大客户依赖,类似于2018年iphoneXR、XS新品定价过高、销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公司经营业绩就有下滑风险。

如果能够同时供货国产手机头部厂商,就会形成多客户的收入来源。国产手机厂商的供应链管理尚无法做到和苹果比肩,其供应商多为国内厂家,虽然在部件人工成本有一定优势,但无法很好地结合全球各地市场的比较优势,此外安卓的生态系统也较为单一。

但2016-2018年,国产厂商的追赶之势迅猛,特别是华为在中高端机突破明显,产业链公司受益。

四、正面案例:立讯精密

1、主营业务

主要生产经营连接线、连接器、声学射频器件、无线充电、FPC、电子模块等产品,产品覆盖电脑及周边、消费电通讯、汽车及医疗等行业。多零部件、多产品线的研发生产能力,构成了立讯精密的竞争优势!

主要客户除苹果外,还包括其它国内外知名厂商,不仅涉及智能消费电子,也涉及汽车电子业务。其中包括:苹果、华为、惠普、戴尔、微软、谷歌、浪潮、日产、博世、亚马逊、贝尔金等。

2、apple连接器的核心供应商

具体供给apple公司的最主力产品是连接器,立讯是USBTypeC全球范围制定成员唯一的大陆公司,现已成为apple公司乃至全球市场Type-C连接器的主要供应商,这确保了立讯精密的苹果产业链地位。其他核心产品线还包括:

除连接器外,立讯精密的LCP天线、无线充电业务,也是苹果公司的核心供应商。根据营业收入前5名反推,来自apple公司的营收比例至少高于36.58%,证实了公司的产业链位置突出。

3、对国产手机厂商的主要产品

因得到apple公司的背书,供给国内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厂商的产品也在提升。公司已经开发了华为的Cable、声学、无线充电产品,另有3款产品正在开发中。

在小米方面,公司已经开发了6款产品,VM产品在开发中。OPPO、Vivo以及魅族导入情况也十分亮眼。

4、大体量业绩增速靓丽

2018三季报归母净利润16.57亿元,同比增长53%,如此大体量,维持成长股的高增速、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

1)对苹果公司(apple)的出货符合预期,Q3开始有LCP天线、无线充电、线性马达等多个新品导入,公司新品爬坡速度快,良率提升超出预期;

2)2018年iphone新机中声学产品份额提升,生产效率提升,规模效应显现;

3)Q3人民币持续贬值,在汇兑和毛利率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公司还在2018年做出了股权激励:2018-2022年营收不低于300、350、410、470、540亿,同比增长31.4%、16.7%、17.1%、14.6%、14.9%。

在目前的营收大体量基础上,还设定如此持续增长的业绩目标,是非常难得的。2018-2020年预测净利润增速同比增长42%、39%、32%,这也是非常亮眼的预测数据。

五、反面案例:金龙机电

2015年,金龙机电(300032)凭借核心部件线性马达打入苹果供应链,成为苹果Applewatch的供应商之一,并拿下50%的供应份额,业绩爆表。

在成为苹果供应商之后,还一举拿下华为和小米等终端品牌的线性马达订单。同时,其指纹识别模组也给德成、传奇等厂商批量供应。

2016-2018年业绩大幅下滑、陷入巨额亏损,三季报归母净利润亏损15.54亿元,同比下降606%,公司“麻烦”缠身。有几个因素值得剖析:

1、业务单一

公司此前只有单一的线性马达业务能够驱动业绩增长,在apple产品销量下滑、向供应链压制成本的背景下,公司的产品订单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导致其产品利润率下降。不得不寻求其他业务转型。

2、订单下滑

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整体下滑,寡头竞争,下游中小供应商洗牌剧烈,如果对苹果单一客户依赖严重,将面临巨额设备折旧、订单下滑的风险。

华为小米OV等国产厂商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在终端厂商集中化的同时,其下游供应链厂商也愈发稳固。非华为小米OV的中小供应链厂商,都面临订单减少、业绩下滑的巨大压力,金龙机电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3、债务风险

寻求多主业,频繁溢价并购引发债务风险。此前金龙机电高溢价收购了博一光电、甲艾马达等公司。

博一光电的账面净资产只有5466.26万元,金龙机电溢价8倍收购,附带向博一光电提供1亿元的担保贷款或财务资助;甲艾马达的账面净资产1.12亿元,金龙机电溢价3倍多收购,此后整合不力、业绩随之急转直下。

2017年6月,金龙机电再次进行资本运作,使用自有资金11亿元购兴科电子,引发严重担忧。2018年7、8月,金龙机电遭遇平仓和破产清算危机,在9月流出国资接盘的传闻,其买方实控人为地方国资委。公司的危机尚未真正解除。

刀客总结:

目前市场对整个A股的apple产业链非常悲观,比如,

看衰智能机行业出货量等各项数据、认为行业进入成熟衰退期(5G手机的预期未开启);

担忧中美MY战的系统风险,产业链公司回迁美国;

apple新机创新力不足、影响消费者信心;

苹果大幅控制供应链成本、影响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

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具备一供能力、多个零部件/高价值部件创新工艺、有多个业务线贡献业绩(比如汽车电子)、同时供货国产头部厂商/对apple大客户依赖程度较轻、面向5G有射频/天线等新技术储备的公司,才能构建护城河,获得较好的产业链优势。

立讯精密是典型案例,其自动化程度、研发能力、成本优势、客户优势等综合实力全球居前,在苹果产业链公司中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因素,因此基本面扎实、业绩面维持靓丽增长!

Catfish(鲶鱼) CMS V 6.7.3